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济南时报:高铁或将改变济南人才格局

    日期:2011-03-03来源:济南时报 浏览量:

        本报记者 董莉
       
        今年6月,济南将进入“高铁时代”。一个半小时到北京,两个半小时到上海,京沪高铁的开通将促使京津冀、长三角和山东半岛三大都市圈连为一体,这在为山东尤其是济南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为泉城吸引京沪两地的高端人才又增加一个分量很重的砝码。


        “钟摆族”    将乘“高铁班车”上下班
       
        春节过后,在上海一家大型软件公司工作的孙小姐一直在关注有关京沪高铁开通的消息。一天会有几班车?最早和最晚一班车会分别是几点出发?往返上海和济南的车票大概多少钱?对于经常两地往返的“钟摆族”,是否会有“月票”形式的优惠?这些都是孙小姐迫切想知道的。
       
        作为一个在上海工作了8年的外地人,孙小姐因为平时工作忙,一不小心就让自己成了“剩女”。更重要的是,虽然收入不算低,但面对上海的高房价,想靠一个人赚钱买房基本成了奢望。恰巧在这个时候,因为业务关系,一家济南公司的业务主管想挖她过来。“在上海待了8年,大部分的同学、人脉资源都在那儿,实在有些舍不得,但又想去二线城市尝试一下新生活。”孙小姐说,等再过几个月京沪高铁开通了,她还真想过一段“钟摆族”的生活,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如果济南真的适合我,说不定以后就在济南定居了。”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济南和北京、上海之间的“同城效应”或“近城效应”将逐渐凸显,城市覆盖面也越来越大。届时,可能会有更多像孙小姐一样的京沪人才考虑到二线城市发展,而由于已在京沪安家或出于对大城市的依赖,每天或者频繁地搭乘“高铁班车”上下班将成为人才流动的一种方式。


        济南企业   车票再贵也很划算
       
        不光是“钟摆族”们盼着京沪高铁早日开通,济南一些企业因长期缺少人才而影响发展,有企业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希望“高铁班车”能为济南带来更多的京沪人才,以解企业人才之“渴”。
       
        一提到京沪高铁即将开通的消息,木田桥龙就显得异常兴奋。身为日本NEC(济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木田桥龙一直为企业缺乏人才而倍感苦恼。他告诉记者,为了招揽人才他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但仍然很难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我们一直是缺‘人才’,不缺‘订单’。很多订单就是因为没人才而拱手让人。”“京沪高铁的开通对我们影响非常大。”据木田桥龙介介绍,最近京沪的服务外包企业受成本上涨影响而压力大增,一些中小服务外包企业正面临洗牌的危险。与此同时,京沪高铁的开通让济南成了北京、上海的“郊外”,如此一来,二线城市依靠成本优势将承接更多的转移订单。
       
        更重要的是,高铁在带来订单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人才。“以往因为远,很多项目经理根本不愿意长期出差。京沪高铁开通后,济南到北京也就一个半小时,北京公司完全可以派个项目经理来济南工作,每天往返两地根本不成问题。这样一来,一个人就能带动10个人的项目。”木田桥龙说。
       
        据介绍,这些项目经理在北京工作都在10年以上,主要集中在上游设计领域,而且基本已经安了家,希望他们长期在济南工作是不现实的。而“高铁班车”带来的同城效应既让订单转向二线城市,也让京沪的高端人才愿意并且可能随订单而来。
       
        对于一些“钟摆族”担心的票价问题,木田桥龙则表示,即便京沪高铁票价比现行的动车票价高一些,企业也觉得“很划算”。但他也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向日本运营高铁一样,实行坐10次送1次的优惠。


        洼地效应   泉城将引来更多“金凤凰”


        “济南作为处于中心位置的特大城市、五大始发站之一,依靠高铁带来的便利,预计未来将吸引一大批商界和科技人才。”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人力资源与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张守凤认为。
       
        交通的便利使得济南企业去外地吸纳人才的机会更多,沿线城市人员来济更加频繁,高端人才流动也更加活跃。同时,异地就业、异地居住将非常普遍,这也为济南提供了人才引进、共享的难得机遇。在张守凤看来,“高铁时代”的来临将让济南在高铁沿线发达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创业的首选城市,这也将为济南产业转型升级加码。
       
        张守凤认为,在与京沪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中,济南在新信息、新能源、新医药及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和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上述行业将成为京沪人才首选的目标。
       
        但有人提出,对京沪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而言,济南的薪酬相对较低,这或将成为济南企业招揽人才的最大障碍。
       
        对此,张守凤表示,与全国各中心城市相比,济南的员工薪酬水平和城市生活指数相对不高,业内人均工资为特大城市的40-50%、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的70%。但同时,济南也具有低生活成本的“洼地”优势,因为京沪落户困难,加上高昂的房价、物价,以及人力和土地成本,这些因素都会促使部分高端人才和产业转移至成本相对较低的济南。
       
        同时,对于在京沪已经安家落户的人而言,彻底搬来济南并不现实。兼职、咨询、讲学等方式来济南创业发展或短期服务可能更好一些。而这种人才交流不仅具有低成本、较灵活的特点,也可增强城市的软实力和吸引力。


        网友担心  济南人才会不会“被虹吸”?
       
        尽管有些京沪人才希望借助高铁尝试到二线城市发展,济南的企业也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人表示这样一种担心:济南的高端人才会不会跑到大城市去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呢?
       
        网友“张公子”转发一篇题目为《高铁经济的虹吸效应》的文章认为,随着各城市间空间距离的缩短,由于高端人才具有积聚性的特点,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将吸引高端人才向高端人才密集地区聚集,而济南若不能实施及时有效的人才机制,将有可能被高端人才所抛弃,极大地限制济南未来产业的发展。
       
        “借助两地房价差异巨大的条件,吸引更多在北京工作的人居住在济南。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北京工作挣钱,周末回济南看老婆孩子,现在已经有很多年轻人在这样做了。”网友“JINAN”认为,京沪高铁的开通,更多地只是为在京沪工作的山东籍人才提供了往来的便利,而不是让京沪人才为济南所用。
       
        “随着高铁开通所带来的流动便利,城市间生产要素在加速流动的同时,也会促使资金、人才、信息向发展环境优越、行政效能高的区域聚集。所以规模大、实力强的城市所获得的利益会更明显,而投资环境不佳的地区将面临人才、企业等流失的窘境。”张守凤认为,高铁开通后,包括人才在内的生产要素将加速向高铁覆盖范围内更好的城市流动,所以高铁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济南的信息、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会有流向北京的倾向,高端金融人才会流入上海。”张守凤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济南相关人才有流失到京沪的可能,但负面影响不会太大。
       
        她同时表示,要想让更多的“金凤凰”飞来泉城,济南还应在搭建人才创业舞台、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解决人才发展难题上做更多努力,真正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建功立业。



    《济南时报》2011年3月3日第B08版
    原文链接: 高铁或将改变济南人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