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新浪:53人中18人申请发明专利

    日期:2010-11-30来源:刘珂珂 张伟 浏览量:

      记者 王原 通讯员 刘珂珂 张伟 报道


      本报济南11月29日讯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细节,没事的时候就多想想。”发明“不用水箱的新型马桶”的陈亚鹏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 2010级53个人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竟有 18人申请了发明专利,目前均已拿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陈亚鹏说,大二时他就意识到现在大多数卫生间完全靠水压冲水,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有了新型马桶的想法。而给他们讲授《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课程的副教授侯中华则鼓励学生们搞发明创造,陈亚鹏就把这个创意提了上去,并最终完成了专利设计。


      悬挂室外的晾衣架一遇风,衣服容易被刮掉;人煤气中毒时没有力气去开窗……以这些常见的问题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学生们研究和设计后,就有了“新式衣架”、“简易升降器”、“预防煤气中毒的自动开窗装置”、“新式连续发酵罐”、“多功能帐篷”等18 项发明专利的申请。


      创新并不难,难的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侯中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这一点。陈亚鹏告诉记者,侯老师的课堂是讨论式课堂,跟西方课堂很相似。侯老师的第一节课就告诉大家:“要学会质疑和批评,课堂上不留任何疑问,随时可以起来提问。”侯老师采用案例式教学,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想睡都睡不着”。


      交流启迪智慧,碰撞思想。“有一个创新的环境很重要,我们班同学能玩在一起,很抱团,但课堂上大家会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发明“新型试管刷”的袁松涛同学说。有次知识产权课上,侯老师提到一个关于商标的案例,一名同学起来提问,老师稍作解释,另外几个同学马上起来质疑。济大的这个首届全日制工程硕士班, 53 个人大都来自不同的工科专业,即使专业相同研究方向还不一样,但这正好让他们做到了专业和方向间的互补。


      这个班的同学还比较重视合作。郝静祖告诉记者,在做自己的发明“连续发酵罐”时,要用到膜分离和设备设计的知识,自己不太懂,就去请教班里两位这方面的“专家”。因此,这个多学科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向着复合型人才发展。


      当然,他们还得益于有侯中华这样一位指导者。由同学们提出初步发明构思,到形成符合申请专利要求的完整技术方案,再将之转化为专利语言撰写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画出各种附图等,侯中华都热情给予帮助。同时,他还四处奔波争取“政府专利援助基金” ,来解决申请专利的资金问题。“我期待一年后 18名同学都能拿到专利通知书。”侯中华说。(大众网-大众日报)



    原文链接: 53人中18人申请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