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大众日报:他们为何放弃高考

    日期:2009-06-05来源:王 原 浏览量:

        □ 本报记者 王  原 实习生 魏  巍


        高考意愿出现相对下降趋势


        这两天,省实验中学高三毕业生李祎 伟和她的家人正在准备行囊,她即将飞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始留学生活。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李祎 伟是一位聪明、有主见的女生。升入高三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美国高考;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今年 2月她又顺利通过了浙江大学保送资格审查的各项测试,成为一名保送生,也就在这个时候,她收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录取通知。她选择了留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李祎 伟这样的情况在我省一些重点中学已非个别现象。爱思美国教育山东负责人陈乐告诉记者,他目前负责山东尤其是济南学生到美国留学事宜,春节后已经有50名高中学生通过他所在的机构成功取得美国高校录取资格。“今年选择出国的高二、高三学生较2008年大幅增加,幅度甚至超过了100% 。”


        相比李祎 伟,阳信一中高三(3)的陈宏兴就远没有这么幸运。在班主任刘冬生的眼里,这是个好学生,学习刻苦,“成绩应该能上个三本”。但陈宏兴跟在农村的父母商量后,不久前决定放弃高考,班主任没能留住他。


        陈宏兴告诉记者:“就算能上三本,这类毕业证对我将来找工作可能也没什么用。”当然,三本学校大多是民办,学费较高,也是他和父母考虑的,“上大学可以贷款,但还是觉得学费生活费太贵,怕将来没有合适工作无力偿还”。他准备去学技术,在当地搞饲料加工,或者菌类养殖,“农村有原料基地,现在国家对农村创业也有扶持政策”。


        今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70 多万,相比 2008 年的78万,减少幅度约10%。教育部公布全国这一数字为3.8% 。专家认为,适龄人口绝对数量减少,新课程改革后复读生弃考等,都造成考生总数减少。而令人关注的是,今年全国有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报名 750万,这就意味着尚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弃考,接近10%。


        为摸清高中生高考意愿的情况,最近我省在济南、烟台、菏泽和泰安四城市进行了2000个样本的调查,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四个城市中的某一个城市或者某一所学校的情况看,确实出现了高中生高考意愿与往年相比有下降的趋势,但具体的情况还要等全部数据出来以后再作分析。


        高等教育不能仅靠政府拉动


        “恢复高考 30年多来,首次出现大批高中生弃考,这具有分水岭意义。”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副校长蔡先金说,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20万,报考 540万,这些年来国人一直对高考保持着极大的热情,现在却出现了主动放弃高考的现象,值得深思。


        他认为,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来看,部分学生放弃高考是由于人生道路选择的多样化、对高等教育选择的理性化而产生的正常现象。只是对于中国来说,这种现象提前了。


        从另一角度看,高考改变身份的功能已经减弱。“当时,高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现在已从省城机关退休的赵东平对记者说。“进入大学门,就是公家人”、“包分配”,至今仍残留在不少中老年人对大学的理解中。赵先生最小的儿子今年从天津医科大学毕业,“真没想到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我毕业那会儿,工作都是事先被分好的,不用自己操心”。


        但是从一个更广的视角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刚刚起飞,劳动力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美国大学的毛入学率 80% 左右,韩国、瑞典更高达87% —88% ,而我国仅为23% 左右,我省也刚接近这一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据教育部统计数字,全国在职人口总数为7.8亿,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7000万。


        记者了解到,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当下大学学风不容乐观。中国青年报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4.7% 的受访者表示“后悔上大学”,其中51.5% 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要看到自身软实力的不足,不能仅靠政府的拉动,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使学生在大学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教育。”蔡先金说。


        接受高等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


        “你今天可以放弃高考,但不应当放弃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教务处副处长宋尚桂认为。


        他说,比如在欧美国家,考大学只是人生道路的选择之一,不存在对与错的价值判断。但是,高中毕业不读大学,不等于以后都没机会或不再接受高等教育,很多美国人工作以后因为工作需要,或者精神需求,再回过头接受大学教育,比如来到社区大学、职业大学。这从大学入学年龄段的划分就可见一斑,中国集中在18-19岁即高中毕业生,国外从 18、19岁一直到 30、40岁,甚至年龄更大。


        “家庭和个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要持审慎态度。”宋尚桂认为。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只看眼前短期利益。大学教育不仅能为长远的物质利益追求奠定基础,更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层次。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的终身收益比其他投资高。


        接受采访的专业人士认为,政府在充分尊重个人选择的基础上,要从民族利益、长远利益出发,鼓励中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在教育投入的分配、办学政策的开放、教师制度的改革等方面,应适时地作出调整;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有责任指导高校招生的学科配置,在多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真正做到机会均等、保证公平。 



    《大众日报》2009年6月5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