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

新闻纵横

新闻纵横

    【做“四有”好老师】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师大讲话有感

    日期:2014-10-10来源:1 浏览量:

      编者按: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并发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好老师提出四点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济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师生深入领会讲话精神实质,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我们特在校报开设专栏做“四有”好老师,约请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体会,并结合本职工作,谈如何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以期全面提升学校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投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014年9月9日,在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全国教师都应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国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努力目标,我们必须深刻领会。


     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鲜明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知识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鉴于此,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形成了“一个共同理想,八个共同信念”的完整思想。一个共同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共同信念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换句话说,这“一个共同理想、八个共同信念”就是当前我国广大人民(包括教师)应该坚持的理想信念。广大教师必须自觉加强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着眼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洞察力和宽阔视野,作出了精辟而又深刻的阐述,广大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以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理解,从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的核心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明确指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道德情操通常指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对人的道德行为起着支持作用。“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师德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培养,以及国家未来的繁荣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是道德情操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简言之,道德情操是好老师的核心品质。《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高尚而富有亲和力的师德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学生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将会得到受益终身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扬·阿姆斯·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之所以得到尊重,是因为教师是传播精神文明的使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也对教师这一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教师要经受住“名”和“利”的考验;要安守“清贫”,要做精神上的“百万富翁”。广大教师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继续坚守职业理想、坚守职业操守,责无旁贷地做有道德情操的人。


      扎实学识是好老师的基本前提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掌握扎实的学识是教师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前提;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年轻的校长去听一位老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沉浸在这位老师精湛的讲解中,以至于当这位老师问学生:“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位校长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来听课的,竟举手说:“我!”。苏霍姆林斯基称赞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的古训,指的是教师应在学识上高人一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话语,也鲜明体现了深厚学识是好老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扎实学识是好老师的基本前提。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感兴趣的知识,这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这就要求教师的学识既要专又要博。所谓“专”,就是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同时,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树立并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自己“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为做“好老师”打下坚实基础。


     仁爱之心是好老师的坚实基础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和钟爱,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一尊无生命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后来人们借用这个神话,把这种现象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神话毕竟是神话,象牙少女是不会真活起来的,她只不过活在年轻国王的心中而已。但这个故事却给德育工作者一个很大的启示: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强大力量。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仁爱之心是好老师的坚实基础。对教师来说,这种仁爱之心是无私的爱,是平等的爱,是尊重信任的爱,也是严格要求的爱。所谓无私的爱,是指教师应该不计代价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在其著作的扉页写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无私地爱学生。所谓平等的爱,是指教师应该爱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生家庭地位高低、经济状况优劣而对学生的爱有所不同。所谓尊重信任的爱,是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所谓严格要求的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爱学生,不等于放任、纵容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着意培养自己对学生的爱,用仁爱之心为教育的成功保驾护航。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