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

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和谐聚力以谋进 笃行创新为求高——化学化工学院发展纪实

    日期:2010-06-18来源:   浏览量:

      岁月流逝,光阴荏苒。自2004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六个年头过去了。过去的六年,是决定济大命运的六年,也是济大人团结奋斗的六年,厚重而不凡,必定在济大的史册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在这六年里,化学化工学院和学校一样经历了先进性教育理念的洗礼,接受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熏陶,接受了机遇与挑战的共存考验,也接受了艰苦与喜悦同生的磨砺。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回首与审视曾经的一切,在这六年的教育、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的实践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再接再厉、发扬光大的,又有哪些是值得今后借鉴参考的,的确需要作一客观理性的总结和回顾。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院党委依据“一代会”的指导思想,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组织了一系列党员和党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支部,形成一系列长效机制和管理规范。为此,学院党委也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连续三次(2005、2007、2009)获得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于2006~2007年度获得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院重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6年来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5期,有3211人次接受了培训教育,发展了学生党员835名,转正679名。形成了一支在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为学院良好院风、学风的形成和发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院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形成了“求实、笃行、慎思、创新、包容、和谐”的学院文化。在这个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院教风和学风向着至善、至美、至上、至高的方向发展,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有一名教师获国家模范教师称号、两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一名教师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名教师为国家教学名师、一名教师获“齐鲁晚报杯”全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一名教师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更有一批教师成为学校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青年教学能手等。这些荣誉称号的获得,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化学化工学院这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学院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影响下,学院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2005年以来,学院学生的考研录取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而2008年以来已连续三年超过40%。并有多个宿舍全部学生都考取研究生的事例,有的班级考研录取率超过70%。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一次通过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其中2006级、2007级学生国家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74.3%和75%。在各类竞赛中,学院学生也屡有不俗的表现,如曾有一名学生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有三名学生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6年来,有16名学生获国家级荣誉称号或奖励、100余名学生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或奖励、数百名学生获得学校各类荣誉称号和奖励。


      创新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各项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学院党委和班子成员能深入到师生中,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状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向师生们宣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比如:利用壁报、剪贴报、学院网站等宣传报道党和国家主要会议、文件精神以及英模事迹。学院多次组织全院教工党员、教师、学生党员骨干到全国闻名的河南省史来贺创建的小康村、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西柏坡、烈士陵园、拓展训练基地等进行参观学习,认真组织好四个层面的学习教育活动(党委中心组织、教工党员、教师和学生),力求实效。


      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做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重点部门之一,学院始终重视实验室“三防”和师生人身安全工作。6年来,没有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学院曾多次被评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二、学科建设——获得博士学科授权建设


      学科水平是体现大学学术水平的重要方面,学科建设又是提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六年来,为提高学院的学术水平,并为创建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全院师生员工做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二级学科硕士点由2004年的3个发展到11个。目前,根据学校学科规划的需要,2个环境二级硕士点划拨资源与环境学院后,学院仍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生物工程、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一个工程硕士点、一个同等学力硕士点和三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校研究生200余名。


      另外,学院的应用化学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学院有山东省基础化学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氟化学及特种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头孢类医药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市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都挂靠本院。学院还是"教育部先进建筑材料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之一、含氟化学建材是其中一个方向。


      2009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化学成为博士点建设支撑学科。


      三、专业课程建设和教研——获得国家奖的突破


      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六年来,学院在更新教育理念、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上下足了工夫,动脑筋、想办法,力争为社会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办学规模上,学院的本科专业由2004年的6个发展到2007年的9个,并根据学校学科、专业总体规划,分别于2008年、2009年划拨出生物技术、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四个专业,新组建了医学与生命科学和资源与环境两个学院,使学校的专业和学科分布更趋合理。


      目前学院有5个本科专业,本科生近2000人。


      学院长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指导思想,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得到教育部专家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累计承担校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近60项。高分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40多门课程是校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其中,“工业分析”和“分离科学”两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工业分析、高分子物理、分离科学、分析化学、基础化学课程群5门课程是山东省精品课程;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


      学院重视学风建设,把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能力作为本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本着厚基础、重实践的原则,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就业和考研工作。


      四、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是大学一项基本职能,研究课题的层次和研究经费的获取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大学学术水平的高低。


      六年来,学院在科研项目立项上有了较大突破,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30项,目前主持863计划一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2项、国家军工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可支配的科研经费总额约2500万元,(包括纵横项和博士启动费)。获省部级等奖励15项,发表SCI(EI)论文500余篇,多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4.0或5.0上的杂志上。已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这些都得益于学校的人才战略和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的成功,体现出学院科研的总体实力。


      五、师资引进和培养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师资是教学科研的保障。六年来,学院把学校人才发展战略全面落到实处,引进了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引进博士近50人,在职培养获得博士学位的30余人。学院教职工总数曾达到165人,其中,教授30多人,副教授(副高职)50多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0多人,有国外学习和科学研究经历的教师就有30多人,有省级学术带头人2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有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经过2008年、2009年的调整,目前在职教工130人,专任教师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7 人,已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水平、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


      六、办学设施和条件


      办学设施和条件是办学的物质保障。六年来,学校对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实验室面积有所增加,改建了原教学主楼的一段和二段的2、3、4层。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己经建成并通过验收,基础化学实验条件有所改善。学科建设方面争取到1000多万元投入,其中新增大型精密仪器30多台件,常规检测手段基本具备。学院的实验室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3000多万元。正在建设中的2万多平方米的新化学楼即将交付使用,这将为学院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保障。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正确贯彻学校党委办学方针的结果,也是学校支持和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二次党代会就要召开了,这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化学化工院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凝聚力量,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和学院的进步、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而努力进取,脚踏实地地把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引入一个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轨道,使学院的办学水平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编辑:夏卫东、刘珂珂
    编审:高志刚、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