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需要观念创新
王希普
2007年范跃进书记代表党委在学校处级干部工作研讨班上提出了“一二三四”发展战略,这是党委充分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形势、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而确立的。一所大学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有远见卓识,确立长远的奋斗目标,按高水平大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创新大学的办学理念,制定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我认为其中的前提和关键是观念创新。
观念是各种政策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土壤,它深刻地影响着个体行为和政策实施的成效,是行动的灵魂和先导。高等教育观念不创新,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就无从谈起。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因此,研究当代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 对于摆脱传统落后的旧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教育观念,实现学校的“四个跨越”,具有十分关键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基本认识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轨迹,我们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研究和探讨的都是微观层面上、一些具体的高等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高等教育学科角度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因此,人们的观念更新是零星的借鉴和微观的实施。9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注意把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问题放到社会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如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统一,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等教育观念的创新。近几年,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又把我国的高等教育置于全球化视野中进行比较和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影响和推动着人们高等教育观念的创新。
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每一个时期高等教育观念的创新都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关键。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各方面都要创新观念。然而在教育观念整体创新的同时,我们需要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对元观念创新(如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基本观念创新(如高等教育的价值观、目的观和质量观等)有较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更要在微观层面上根据高水平大学的内涵特征,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观念创新,创新我们的教学、管理、研究与服务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高水平大学建设急需创新教师观
教师队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学校要实现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首要的就是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说:“教师质量是一所大学能否取得世界一流地位的关键。”其含义是十分明确的,不管是哪一层次的大学,教师的质量都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将人力资源投入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投入,时刻树立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的意识和观念,形成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和机制。
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在教师观的创新方面,我认为首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教师队伍要提高质量就要抓好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更要注重高水平人才的引进,这就导致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变成了稀缺资源。就我校目前的规模发展来看,教师数量的矛盾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教师队伍质的问题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人才观念,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吸引学科带头人。招聘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讲究物质条件是一个方面,但仅靠物质条件还不够,还要积极营造研究环境和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对于水平确实高而我们又需要的,可以利用相对集中的财力、物力,尽可能为其创造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即使财力达不到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柔性管理机制,增强吸引力;又如在优势学科建设上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对职称评定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职称结构大多是“倒金字塔型”的。再如,学科团队建设要充分发挥负责人的作用,建立团队成员成果认定机制,在职称评聘、项目与成果申报、绩效考核等方面充分给予团队建设负责人一定的话语权。
第二,加强对教师在职培训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换言之就是要努力做好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落实。管理学家玛汉•坦姆什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激励知识工作者的四个要素依次是: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教师作为知识工作者,同样十分看重个人的成长。因此,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必须要把教师的培训进修等由原来仅是教师个人的事纳入到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建设规划中,把关心和研究教师职业成长作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措施。其中,学历培训是一个方面,更多要进行学术培训和教学性培训。
第三,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要创新教师的考核评估观念,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中,不能把考核结果仅仅作为职称评聘、人事变动和奖惩的依据,而要把考核工作作为能够发现并解决教师的不足、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举措,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和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全面推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三、高水平大学建设急需创新学科发展观
学科的水平与特色决定着大学的水平与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必然有高水平的学科。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学科发展的观念,科学构建学科布局和结构,努力建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和比较优势的学科和学科群,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学科的总体发展观要创新。从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来看,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各个学科整体水平都比较高,同时往往有几个学科是世界领先的;二是从大学发展轨迹看,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往往是大学学科跨越式发展的共同做法,同时注重培养新兴、交叉学科,迅速形成特色。其次,学科的建设观也要创新。学科建设要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团队,构筑学科发展平台,做好学科发展规划,这些无疑都是学科发展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在较好地解决好人才和投入的问题后,在学科发展上必须要有超前的战略,而这也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一方面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对某一学科所属领域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家开发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热点区域或行业项目,为学科发展和成长寻找新的沃土。
四、高水大学建设急需创新人才培养观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生命线,高水平大学要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赢得社会声誉,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教育观念与理念的创新体现在许多方面,但重点难点在哪里呢?我认为现阶段要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重点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知识学习过程、科学研究过程、社会实践过程和自我教育过程有机结合,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继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并将通识教育、学生的课外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有机地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二是要把教学方法的改革落到实处,如果教学方法不改革,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说:“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如果大家天天讲创新、讲创新能力培养,而丝毫不去触动在人才培养中扼杀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的教学方法,那就等于自己骗自己。”周远清进一步分析认为,“要改革教学方法必须统一认识,偏死的教学方法引导了偏死的学习方法,直接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许有人认为方法问题是一个次要的或者是枝节的问题,但实际上教学方法问题已成为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再也不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了”。周远清还认为:“教学方法问题上升到教育思想层面,就是一个以谁为本、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涉及教师的水平、教学内容的组织,所以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目前,它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他还预言:总有一天我们要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因此,我们要组织力量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试点开始,逐步深入地推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两个创新”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们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结合学校的实际不断深入思考,创造性地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工作。相信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创新工作,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王希普【作者简介: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香港盒宝典资料大全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策划:夏卫东
编辑:刘珂珂
编审:高志刚